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教育 > 德育活动德育活动
关于在我校组织开展评选表彰“省级先进”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0-11-19 //echo ;?> 来源:学生科 团委点击:
关于在我校组织开展评选表彰
2010-2011学年福建省“先进班集体”和“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工作的通知
各班级:
根据闽委教宣〔2010〕70号《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组织开展评选表彰2010-2011学年福建省“先进班集体”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工作的通知》精神,树立和宣传我校青少年学生中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推动我校“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经研究,决定在我校组织开展2010-2011学年福建省“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的评选上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对象
我校2008、2009年级学生和学生班集体。
二、评选标准
(一)福建省“先进班集体”应具备以下条件
1.班风好,班级同学积极向上、遵规守纪、团结友爱,没有违法违纪现象。
2.学风好,班级同学学习勤奋刻苦,乐学善思,在上学年期末考试中班级平均分名列同年级前茅。
3.勇争先,班级积极组织开展班级系列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文化科技活动,在校内外集体活动中表现突出。
4.全体同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班级体育合格率超过95%。
5.曾荣获县(区、市)级、校级以上“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二)福建省“三好学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1.思想品德好。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积极参加班级系列德育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学习好。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好学,能较好地掌握各门功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
3.身体好。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健康,达到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以上。
4.学生分别在初中、中职学习阶段荣获县(区、市)级或我校及以上“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5.我校为省厅直属学校,参加福建省“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时,前置条件以曾荣获本校及以上的相应荣誉称号为准。
(三)福建省“优秀学生干部”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福建省三好学生”基本条件。
2.现任学校或班级干部,热心社会工作,乐于为同学服务,在同学中具有较高威信,能起骨干带头作用。在中学阶段荣获县(区、市)以上“优秀学生干部”或“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四)福建省“优秀学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1.德智体等各方面表现特别突出,能在广大学生中起标兵作用,受到师生广泛好评的学生。
2.在初中阶段获得福建省(或外省)“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含本年度被各设区市推荐的福建省“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候选对象)。
3.在2010-2011学年福建省“优秀学生”评价(详见附件1)中得80分以上。
三、名额分配
按照福建省教育厅下发的评优指标,我校申报省级优秀具体指标分配如下:
省级先进集体:3个
省级三好学生:5名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4名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程序,公开评选。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评选条件、评选过程、评选结果“三公开”。要广泛宣传发动,采取自下而上的推荐办法,经班级推荐后,由学校研究决定(会议纪要存档备查),并将评选结果向全校公示5天,公示无异议后方可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二)在校期间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学生不得作为福建省“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推荐人选;有学生发生重大违规事件的班级不得作为福建省“先进班集体”推荐对象。
(三)坚持原则,严格审核。学校管理部门要按照评选标准,严格审核学校的推荐名单。对不符合评选标准和弄虚作假的要坚决取消其资格。凡是没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评选的班级,一经查实,取消该班当年的评选申报资格;凡是上报材料中出现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现象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凡是经学校审查不符合评选标准而被取消的学生,其名额不再递补。
(四)认真填写,逐级上报。被推荐为福建省“先进班集体”的应填写《“先进班集体”推荐表》(附件2,一式一份);被推荐为福建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的应填写《登记表》(附件3,一式一份)。上报到学生科。
(五)各班级应将福建省“优秀学生”推荐对象的获奖证书复印件、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单复印件、《综合操行评定》复印件,以及2000字左右的先进事迹材料附在参评表格后面一并上报。
(六)请各班级将以上所有材料的电子文档(“优秀学生”还须有纸质文档)于2010年11月23日(周二下午16:30)之前报到学生科。未能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材料工作或逾期未报者,视为自动放弃。
联系人: 王晨;电话:83597257;邮箱:xsk@fjydxx.com。
附件:
1.2010-2011学年福建省“优秀学生”评价参考体系;
2.2010-2011学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先进班集体”推荐表;
3. 2010-2011学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登记表;
福建省邮电学校学生科
主题词:教育 德育 评选 通知
附件1:
2010-2011学年福建省“优秀学生”评价参考体系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 | 评价细目 | 分值 | 上报材料 |
思想 道德 素质 (35分) | 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养成,模范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品德行为表现获得学校、教师和同学的好评。(18分) | ①是否中共预备党员或列入校建党积极分子; | 2分 | 学校党支部提供学生党员花名册等证明材料;学校对推荐人选产生过程的证明材料及评选环节负责人签名;荣誉证书复印件。 |
②个人先进事迹被学校或地方新闻媒体宣传; | 3分 | |||
③曾参评福建省“阳光少年”; | 3分 | |||
④中学阶段被授予助人为乐、志愿服务或文明行为等道德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 7分 | |||
⑤近三年被评为省、市级优秀团员(团干)。 | 3分 | |||
热爱集体,关心同学,积极参加“我和我的祖国”系列班级德育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文化科技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17分) | ①主动承担学校或班级的社会工作,热心为同学服务,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 3分 | 学校提供该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综合素质评价材料;获奖证书、荣誉证书复印件等。 | |
②积极参加八项班级系列德育活动,受到省、市级表彰; | 2项获奖5分 | |||
1项获奖3分 | ||||
③积极参加学校集体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突出,受到学校表扬; | 3分 | |||
④积极参加省、市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自愿服务活动; | 省级3分 | |||
市级2分 | ||||
校级1分 | ||||
⑤积极参加向灾区、贫困地区献爱心,长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老人、残疾人,受到好评; | 3分 | |||
⑥所在班级被评为省、市级先进班集体; | 省级另加2分 | |||
市级另加1分 | ||||
学习 综合 素质 (40分) | 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学习成绩优秀(进入高中或中职后,各科期末考试成绩优秀,总成绩位居年段前列。(17分) | ①总成绩列在年段前3%; | 17分 | 学校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
②总成绩列入年段前5%; | 15分 | |||
③总成绩列入年段前10%; | 10分 | |||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达到优等。(5分) |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为优等; | 5分 | 学校提供相关评定材料。 | |
学习目的正确,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8分) | 勤学好问,带动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动手实践能力强,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看待社会,乐于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 8分 | 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调研报告、演讲稿、书信,小发明、小创造的照片,荣誉证书等。 | |
积极参加文化科技活动,高中阶段在全国、省级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和科技创新比赛等方面有突出成绩。(10分) | ①积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②积极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活动; ③积极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活动; ④积极参加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 | 10分 | 学生参与活动的证明材料或获奖证书复印件。 | |
身心 健康 素质 (25分) |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8分) | | 8分 | 学校、学生提供相关实证性材料。 |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达到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良好以上标准。(7分) | | 7分 | ||
在省级文艺体育竞赛等方面有较突出成绩。(10分) | ①积极参加省级(省人民政府、教育厅或教育厅与其他部门联合组织的)以上举办的省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及单项正式竞赛; | 6分 | 出具参加体育比赛的原始成绩。 | |
②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含与其他部门联合)举办的正式文艺比赛活动。 | 4分 | 学生参与活动的证明材料或获奖证书复印件。 |
说明:
一、省级优秀学生评价总分为100分,80分为达标。
二、省级优秀学生评价的信息来源包括:学生日常思想道德表现;平时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参加体育、艺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情况;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评价等。
三、凡是评价项目中评价为“是”的,必须提供充分的实证性材料。
四、应届高中毕业考生,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先由设区市教育工委(教育局)审核后,上报省委教育工委。可另加20分。
五、其他奖项须报省委教育工委核准后,才能做为评分的依据。德育活动表彰须以教育系统单独颁发的表彰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