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教育 > 德育活动德育活动
一路平安歌 满园和谐曲——走读生骑行电动车致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5-11-05 //echo ;?> 来源:学生与保卫科点击:
尊敬的家长:
您好!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因其便捷性成为重要交通工具,但未成年人违规骑行引发的悲剧屡见不鲜。据公安部统计,2024年全国未成年人电动自行车事故中,80%涉及未满16周岁骑行或违规载人。孩子们的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我们迫切需要您的理解与支持!
一、血泪教训:真实案例警示
案例1:超速改装酿惨剧(2025年7月·湖南益阳)
两名学生驾驶改装电动自行车超速行驶,失控撞墙身亡。现场监控显示,车辆撞击瞬间时速高达60km/h,两人均未佩戴头盔,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案例2:闯红灯付出代价(2025年2月·江苏南京)
未满16周岁的孙某骑行电动自行车闯红灯,与正常行驶车辆相撞。交警判定其负全责,需承担车辆维修费及自身医疗费用共计4万余元。
案例3:违规载人酿命案(2022年3月·广东深圳)
王某(15岁)违规搭载同学李某骑行时侧翻,后座李某重伤身亡。王某家庭因赔偿问题陷入困境,教训深刻。
二、安全隐患:六大风险不容忽视
1.法律红线:福建省今年新出台《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已于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须年满16周岁,未满年龄骑行属违法行为。
2.生理局限:未成年人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尚未发育完全,紧急情况下难以控制车速(部分车辆时速可达25km/h以上)。
3.行为隐患:常见危险行为:闯红灯、逆行、违规载人、不戴头盔、在机动车道穿行。
4.装备缺失:正确佩戴头盔可降低头部受伤风险70%,但仅12%的学生能做到“全程规范佩戴”。
5.心理因素:部分学生存在炫技心理,喜欢“S形骑行”“竞速”,事故发生率较普通骑行高4倍。
6.环境风险:上下学高峰时段,非机动车道人车混行,未成年人反应速度较成年人慢0.5-1秒,避险能力弱。
三、家长责任清单
1.严控骑行资格:严禁未满16周岁学生接触电动自行车,妥善保管车辆钥匙。
2.装备监督:为孩子配备符合国标的头盔(认准“CCC认证”),每日检查刹车、灯光等部件,不改装电动车、不购买改装电动车。
3.习惯培养:通过模拟骑行游戏强化安全意识(如“红灯停”手势训练)。
4.示范引领:骑行时主动佩戴头盔,不逆行、不抢灯,做文明出行表率。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让我们以案为鉴,从今天起做到:不买超标车、不满龄不骑行、不改装电动车、不放任违规行为。守护平安,家校同行!
福建省邮电学校
2025年11月05日
上一篇:共筑无烟防线 守护健康校园——福建省邮电学校开展禁烟控烟主题班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