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教育 > 团学活动团学活动
“争做新时代的弄潮人”—青年大学习暨五四青春读书会系列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0-05-18 //echo ;?> 来源:团委点击:
为夯实青年理论学习基础,引导团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激励和引领广大青年更好践行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邮校新时代建设,校团委定期开展“习近平在福建”青年大学习暨五四青春读书会系列活动。
本期,请让我们倾听《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中“近平同志强调敢做时代的弄潮人”的经典桥段。
朗读者:18网络3班 翁翀锦(第六届省直学校经典诵读二等奖获得者 )
青年学习感言:
通过阅读《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让我们更深刻地感悟到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他工作作风简朴、生活作风简朴;他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群众的声音;他把百姓的事当作最大的事,总是想方设法地解决群众困难。通过阅读,我们深刻感受到习总书记身上的一股清风,他的廉洁自律、他的好学精神、他的“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种种优良作风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后的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攻坚克难,向习总书记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力行爱国,争做新时代的弄潮人。
1995年12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前排左一)在闽侯参加闽江下游防洪堤加固工程劳动。
“近平同志强调要敢做时代的弄潮人”
节选自《习近平在福州》
采访组:您长期在福州市政府办公厅工作,对习近平同志当时在福州的施政理念很了解,请介绍一下您的认识和体会。
林彬:近平同志1990年4月到福州工作。我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了6年时间,非常荣幸能够近距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领略他的施政风采。他当时的一些决策、风范和德政,令人无法忘记。
一是“3820”的发展构想。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地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福州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全市上下共同关注的问题。1992年,近平同志倡议并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科学谋划了福州3年、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布局、重点等。后来,我们把这个战略设想简称为“3820”工程。“3820”工程的出台,经历了深入调查、广泛研讨和反复论证,既有对时代潮流的精确把握、对福州发展的精准定位,更有对工作具体推进的精心部署、精密推动,可操作性极强,很快赢得福州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这一宏伟蓝图如今已变成现实。
二是“沿江向海”的战略布局。《山海经》上说“闽在海中”,就是说福建在古代是海浸之区。福州是一座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的港口城市。近平同志到福建工作后,由厦门到宁德再到福州,对江海情有独钟。他曾非常明确地指出,福州的城市发展要“沿江向海,东进南下”。我现在还记得他在建设“海上福州”研讨会上所说的一句话:“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
三是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近平同志对福州乃至福建的山山水水非常熟悉,因而对生态福建的把握非常精准深刻。在福州乃至在省里工作期间,他对城乡绿化、水土治理、环境保护等工作都非常重视,经常利用下乡和周末时间带身边工作人员到城乡现场调研和指导,很多细节我还记忆犹新。他提出的“绿色工程”“生态省”等一系列生态理念到今天仍然深入人心。
四是“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我非常清晰地记得近平同志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改进工作作风上强调的“马上就办”四个字,这成了当时福州的一句流行语。如今,在福州市委大院里,“马上就办”四个大字仍然十分显眼,时刻提醒着党员领导干部注重效率,由此凝聚成的“马真精神”更成为新时期党政机关工作作风的形象表达。
五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从政准则。我经常在会议、调研和日常生活中听到近平同志对干部廉洁从政的要求。他说:“当官发财两股道,领导干部打开了事业发展、个人进步的大门,就要关上个人和家属经商发财的窗。甘蔗不能两头甜。”他要求党员干部包括身边工作人员务必始终牢记“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真正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这个要求不光是对别人讲的,他自己也是一以贯之地身体力行。
上一篇:返校复学,我们青年有话说
下一篇:关于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