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介绍 > 学校荣誉学校荣誉
中国教育报刊登王福贵校长先进事迹-九载力扶三职校
发布时间:2007-10-23 //echo 肖铮 龙超凡;?>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20日第2版点击:
九载力扶三职校
---记福建省邮电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福贵
■本报记者 肖铮 龙超凡
王福贵在教学一线(资料图片)
1998年,在中职教育处在发展低谷时,王福贵毅然从高校“跳”到中职学校。9年来,他先后担任福建省商业学校、侨兴轻工学校、福建省邮电学校等3所中职学校的校长,并奇迹般地把这3所学校办得有声有色。
“他是典型的‘拼命三郎’”
今年台风“圣帕”登陆福建时,正在厦门开会的王福贵实在放心不下,中途离会赶往福建省邮电学校。到福州时已是晚上6点多,他从校门口开始一处一处仔细查看,一直检查安排到晚上8点多才回家。“到福州后,王校长是饿着肚子工作的。”学校车队队长林中说,“台风过后,学校只坏了一块玻璃。”
“王校长是典型的‘拼命三郎’。”林中说,“他没有节假日,周末也要到学校上班。他几乎每天都是早上7点多到校,晚上7点多才离校。”
“王校长起初对企业并不熟悉,但他经常跑企业,只要对学校发展有利,他都会克服一切困难去做。”教师王兰军说。
在学校的发展上,王福贵不仅用力,而且用心。
2002年7月,王福贵担任侨兴轻工学校校长。上任不久便发现,学校一些教师很不团结,部分教师对学校发展失去信心,整天喝酒打牌,无所事事。
对此,王福贵紧紧围绕“发展”做文章,而核心就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扩大招生规模。王福贵首先做的便是取消招生介绍费,划出最低录取分数线。过去,不管谁向学校介绍新生,学校均付几百元介绍费,尚且只招500余人。这怎么得了?王福贵诚挚地邀请学生家长和福清各中学校长到学校参观,介绍学校的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以此吸引学生。
王福贵还大胆开设新专业。当时,旧专业都不死不活,新专业办得了吗?王福贵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专业不是多了,而是没有市场。”于是,根据福清市很多人出国务工的情况,他大胆开设了烹饪、英语、日语等3个专业。
2006年秋天,福建省邮电学校招生超过1500人,而过去每年仅招几百人。此时,王福贵调到学校还不足一年。
招生规模扩大了,学校便将增加的收入有计划地投入到校园基建和设备上,办学实力的增强和校园环境的美化,又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学校由此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活路。
“不认真就对不起校长”
王福贵身上似乎能散发出无限魅力,每到一所学校,往往是人心顺了,教师都争做学校发展的主人翁,学校能在短时间内面貌一新。这是如何做到的?采访中,不少教师道出心声:在学校受到了尊重!
王福贵说:“学校的发展并不能只靠一两个人,各个决策也不能出自几个人,必须激发全体教师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学校建设。”
记者的采访本上记满了一个个王福贵的事例:
成立由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民主党派组成的“校中心组”,各个决策要通过会议讨论决定,且每两周讨论一个有关学校发展的主题。
每次没评上职称的教师,他都会弄清原因并记下来,回校后把这些教师一一请到办公室,告诉他们没评上的原因,并与之商讨如何准备明年参评。
每年春节前,王福贵都带着校领导一一拜访探望退休教师,无论是在福州还是在厦门,一个不落地送去组织的问候和关怀。
老师们都说:“王校长这样尊重我们,我们不认真做事就对不起校长!”
2005年,王福贵离开侨兴轻工学校到省邮电学校赴任的那天,许多教师自发到校门口等候送别,而保安队则自发招集包括曾在学校工作的所有保安,齐刷刷地站立门口两旁等待。当王福贵走到门口时,全场一片静寂,只听保安队长高喊:“立正!敬礼!”王福贵走上前一一握手,许多人眼里满含泪花……
“孩子在这里我们放心”
一名学生在作文里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走在校园里,随手将一个空塑料瓶朝垃圾桶“投篮”,但掉在了地上,他没在意便向前走。这时,背后有个同学叫他,在回转头的刹那,他呆住了:王校长正默默地捡起瓶子并放进垃圾桶。
王福贵有个似乎并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却感染着无数的师生。在侨兴轻工学校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王福贵会尽可能抽一些时间,用轮椅推着因病不能走路的妻子在校园里散步。看着王福贵妻子乐观的笑容,教师们原本常吵架的家庭和睦了,原本在家不做事的男人们变得格外勤快!
王福贵一直坚持这样的育人理念: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遵纪守法,做文明人。这个理念被写在学校最抢眼的地方,并逐渐根植在每一名师生心中。
王福贵说:“会做人了,才会做事。”他从不责骂或批评师生,他常常这样对教师说:“学生不是看你说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王福贵这样说,更是这样做,他的“不经意之举”常常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王福贵似乎像他的名字一样给人带来福贵。他担任校长时,学生竟然像变了个人似的,调皮的变听话了,听话的更上进了。一些家长不禁感叹:孩子在王校长这里,我们放心!
《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20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