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信息 > 其它动态其它动态
【“邮”子吟】经典朗读者之十八:《青玉案·元夕》
发布时间:2025-02-12 //echo ;?> 来源:公共课程教学部点击:
主持人:语文组老师 刘丽华 林志团
朗读者:22电商五专学生 严涵喆 陈星瑶
22电商五专严涵喆(左)、陈星瑶(右)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词坛上,他为豪放派之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辛”;在军事上,他拥有非凡的才能,据传曾亲率50人的骑兵,勇闯金军5万人的大营,生擒叛徒后安然而归。他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奇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
(图片来自网络)
据统计,辛弃疾的词作现存有六百余首,他是两宋时期存词数量最多的词人。元宵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以元宵节为题材的佳作,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就是其中的经典代表。
这首词上片绘景,细腻刻画了元宵节夜晚的盛况,灯火辉煌,歌舞升平,万民共庆,营造出节日的绚烂与繁华。下片转而写人,聚焦于市集上的盛装丽人,然后以群芳之美为衬,突显“灯火阑珊处”独立于世的“那人”形象。
这首词表面绘爱情,实则深寓辛弃疾内心独白。灯火阑珊之处,他孤影独立,周遭繁华似锦,却难掩其对河山未能收复、壮志难酬的惆怅之情。他固守本心,拒绝与流俗为伍。辛弃疾虽未能在疆场上实现光复中原的大志,但他的爱国情怀却如同不灭薪火,世代相传,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与自由之伟业,勇往直前,矢志不渝。
又是一年元宵节,让我们再度吟诵这首《青玉案·元夕》,深切体会八百余载光阴荏苒后,今朝吾辈所享有的这份盛世繁华。在此之际,祝愿我们伟大祖国时和岁丰、繁荣昌盛;愿每个家庭团圆和睦、幸福安康。
22电商五专林枫亭书写,指导老师林志团
22电商五专黄钰钗书写,指导老师林志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