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招聘就业 > 就业形势就业形势
转:帮助职校生迈出职场第一步成职校需做好的大事
发布时间:2012-08-21 //echo 王寿斌;?>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7日点击:
季节轮回年年相似,入学新生岁岁不同。招生结束,暑假将尽,转眼又到新生入学时间。当又一批学生行将步入职业院校大门的时候,如何帮助他们迈出职场第一步,成为广大职业院校新学期必须精心做好的第一件大事。对于职校新生来说,入学后的职场引导是其职业人生“第一课”,但却又完全不同于简单的上课,而应是一次系统的培训教育,因而需要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有的放矢的谋划,既包括上什么,也包括怎么上、谁来上。
信心培养,扬起自信的风帆
很多学生带着“失败”心理跨入职校大门,对他们的心理疏导,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走出困境、顺利完成学业。
开学将临,当一批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心满意足地考入重点高中、很多高中毕业生接到心仪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时,也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跨进职业院校的大门。相对于那些“成功”的同学来讲,他们是中考和高考中的“失利者”,有可能在心理上打下失败的烙印。
这一群体的数量非常庞大,相关数据显示,全国职业院校在读学生已经远超同龄人的一半。
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人群却在成功与失败的自我认知上存在着普遍的迷失和自轻。众所周知,全国中职招生早已拆除入学“门槛”,使得一些中职学校成为中考落榜生和贫困生的聚集地;而一些高职院校近几年的生源形势越来越严峻,录取线也不断下降,“注册入学”制度应运而生。很多学生都是带着沉重的“失败”心理跨入职校大门的,对他们的心理疏导,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在后续的三年中走出困境、顺利完成学业。
信心培养是职业院校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应当安排为入学教育的主体课程。而入学教育的授课主体不仅要有专家学者、心理健康教师,更要有成功校友的参与,以让同龄人的成功范例成为新生学习的榜样。授课的形式不仅要有室内集中讲座,更要有实地实景参观,以增强教育的效果。
专业认知,洞悉职业的魅力
通过专业认知教育让职校新生对所学专业加深宏观了解,从而强化专业思想、提振学习信心。
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目标指向性。现实中,进入职业院校以后,学生们才第一次接触“专业”,而在此之前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在苦读文化课程,十年不变地接受传统的普通教育。即便是在填报志愿之时,他们对“专业”二字也并不了解,只能道听途说、望文生义地进行盲目的选择。以致于有不少学生入学后即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纷纷要求转专业,而有的学生是前脚刚从录取的专业转出,后脚又向校方要求转回原来的专业,理由是“没有考虑清楚就办了转专业手续,转出后又有些后悔,觉得还是原来的专业好”。
盲目转专业的现象,折射出我国专业认知教育的缺失。而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专业”又将与他们今后的职业取向直至人生轨迹密切相关。因此,让这些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及时地对自己的专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显得非常重要。
专业认知教育的目的是让职校新生对所学专业加深宏观了解,从而开阔视野、强化专业思想、坚定学习信念、提振学习信心。专业认知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本专业在学校各专业和学科中的位置,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专业组织管理机构,学校的专业建设现状(含专业师资、实训条件、课程资源、合作企业等)和专业建设规划,学校属地区域的产业发展概况、行业企业资源,当前国内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技能要求、岗位目标、就业方向等。
为了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专业认知教育的形式需要灵活多样,既有专题知识讲座,又有实训室参观和企业调研,既有专业教师的理论指导,又有优秀毕业生的现身说法,必要时还可组织新生了解优秀毕业生的创业过程、参观其创办的企业,进而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热爱所学专业。
学法指导,荡起学习的双桨
对职校新生进行学法指导,使他们不断地更新、补充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专业环境和岗位需求。
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性、社会性、开放性,这就决定了其学习方法与要求完全不同于普通教育。职校新生要想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接受必要的学法指导。
现实中,研究学法,指导学生会学,已成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和热点。我国普教系统在学法指导上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职教系统的学法指导研究则显得有些滞后,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对职校新生进行学法指导,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本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在学习中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使他们不断地接受职业培训与教育,不断地更新、补充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专业环境和岗位需求。
学法指导的内容既包括各学科的学习方法,含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共同具有的计划、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考试,又包括每门学科各自独特的学习方法,如技能课的操作训练方法等;既包括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锻炼学习意志等方法指导,还包括进行自我学习诊断、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修养提高;既包括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培养,提高记忆、理解、表达等能力的方法,还包括培养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课外自学能力等技巧;既包括怎样利用各种媒介来获取知识,怎样抓住主要矛盾来进行学习,又包括如何转换角度来进行思考,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等学习策略指导。
学法指导应以专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讲授为主,辅以总结和讨论等形式,还可以邀请高年级学生谈感受、传经验,也可以以布置作业或课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信息,总结、内化、提高。
生涯规划,把握未来的航向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围绕就业进行,让学生知识和能力共进、品德和健康共存、自信和谦虚互补。
有人总结职校学生的三年时光是,第一年稀里糊涂熟悉环境,第二年渐渐清醒逐步入门,第三年糊里糊涂应聘企业。这充分暴露了当前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的现状。很多学生直到走出校门那一天,还对自己的未来茫然无措,只能“先就业再择业”、“走到哪步算哪步”,轻则找不到职业成长的最佳途径,延误职业发展的最佳时机,重则走弯路、走回头路。
所以,从新生一入学就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就业导向性”,因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应围绕“就业”进行。学校可以统一要求学生通过走访人才市场、用人单位,访问校友、专业前辈和自己亲友等途径,了解本专业的就业信息和工作情况,了解社会对职校毕业生的要求,学习年长者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的经验,再通过小组讨论,结合自身条件,明确在校时期的努力方向,做到知识和能力共进、品德和健康共存、自信和谦虚互补。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走访或从人才市场获取信息,职校生还能了解用人单位对职校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如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意愿、目标和方向,沟通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以尽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尽量完善自己,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
赢在起点,就能赢得全局。职校生的职场第一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尤其是学校要勇于承担规划、组织、实施、引导的重任,以让学生的职业成长因此而快捷、因此而多姿、因此而精彩。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副所长)
《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7日第3版